前言
失眠爬起来看电影,看完已经两点了,想到哪里写哪里吧。
我曾经重复的看过很多电影,有的是因为它完美的踩在了我的感官喜好上,比如《环太平洋》;有的是因为它承载了我的记忆和青春,比如《大鱼海棠》;还有的,可能仅仅因为它就是它。就像一座山,你看或者不看,它就在那里,不多也不少。
今天,我想聊的电影,叫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。
这是一部很平淡的作品,不需要配上薯片和可乐,也不需要烟卷和酒杯。它适合在一个夕阳温暖的下午,一个人、一块屏幕、一杯水,然后缓缓地度过两个半小时。
然而,就是这样一部电影,却值得我们为它浪费人生中的好几个下午。
这是一个救赎的故事,什么是救赎呢,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赎回属于自己的东西。简单来说,我们因为一些原因,失去了一种东西的所有权,于是花费代价将其拿回。
这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,平常到让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感同身受,平常到我们所有人都可以侃侃而谈。
人类的恐惧来源于未知
电影总会让人有代入感,人人都以为自己是安迪,殊不知许多人都是胖子。
在影片的前段,一行人刚刚到监狱服刑,犯人们依次排队脱光衣服喷上防虫粉后收监,而老油子用香烟打赌,谁会第一个崩溃。这一小节给我留下的印象,仅次于老布的假释和安迪的越狱。
片中高耸的石墙与铁门,粗暴的狱警和不怀好意的狱友,带着强烈的象征意义,与窗外的风和日丽之间强烈的反差,就像突然间宣告了人生的死刑。
它向你残酷的宣布,你的未来不再有荣誉、理想、自由,甚至不再有亲情、爱情、公正,你所拥有的一些和追求的一切,都被按下的删除键,等着你的只有劳作、欺凌和强壮的gay……
对于那些原来遵纪守法的好孩子来说,突如其来的反差往往会裹挟着巨大的恐惧,他们无法想象未来的生活,他们是被社会厌恶和抛弃的人,就像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一样。
在影片里,老油子为了拿到香烟,几句话就冲垮了胖子的心理防线,哭喊着要回到原来的生活,然后不出意外的被淘汰掉。
胖子死了,凶手可以是法官、可以是狱警、可以是煽风点火的狱友,也可以是他自己。但没有人在乎,他的名字在电影中被指代为“fat ass”,即使借安迪之口问了胖子的名字,也无人知晓。
就像我们见过被欺凌跳楼的学生,见过破产自杀的小商户,见过孤寡自缢的老人……
我们也曾在恐惧中挣扎,但我们仍然不知晓那个胖子的名字。
那些在恐惧中溺亡的人,永远不会有陆地上的墓碑。
适应与融入是生存,反抗与独立是生命
人是一种很擅长生存的物种,在千万年的演化中,我们总能及时的适应环境,融入到自然和集体中。集体的庇护和会让我们自然而然的依赖,集体的温暖带给我们的舒适感,可能仅次于母亲的子宫。
但是,只有降生到这个世界,我们的生命才可以被称为真正的生命。
可是在未知的外海之外,未知的大陆太遥远也太危险,让人生不起探索的念头。所以回家吧,加入一个集体吧,追随一个国王吧。毕竟宇宙的尽头是稳定与编制。
影片里反反复复提到一个词,“Institutionalized”
看见他的翻译的时候,我不禁会心一笑,早在30年前,美国的电影已经掌握了宇宙尽头的真理……
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词,它拯救了监狱中几乎所有的人的生命,又杀死了老布。
但他杀不死安迪。
不仅仅是因为主角光环。
安迪是一个很奇特的人,他从不吝啬于寻求体制的庇护,这毕竟是魂类游戏,零级挑战boss的,都被自然选择了。
但是安迪的依赖,是寻求一个海港,而不是一个安全屋。
停靠是为了建造一艘远航的船,所以他始终游离在体制化的外围,总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疏离感。
也许有人要问了,远航的目的又是什么呢?
好问题,我们可以来讲一讲什么是救赎了。
安迪失去了什么?大好的前程?自由的生活?公平正义?
都是,但是这些不是重点,他失去了启航的权利,失去了生命的宽度,按西方的说法,他失去了自由,按本土的说法,他失去了问道的权利。
所以他才要在温暖的体制中负荆前行,在雷雨交加的夜晚,重新拿回启航的钥匙。
后记
人生没有意义,所以我们才需要去寻找;
救赎没有终点,所以我们才需要去付出。
晚安
Q.E.D.